有氧吧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542|回复: 0

“你都胖成这样了,抽出10分钟运动很难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8-27 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01
“你怎么可能没有时间?”

在当下这个“万物皆可PUA”的氛围里,我一度觉得健身教练才是一个不动声色的高手人群。

打压你的时候,你的身材一无是处,动作一塌糊涂,吃饭一张嘴就是错误;

但当你运动中感觉自己像条垂死的鱼一般绝望大喘气的时候,他又毫不吝啬爱的鼓励,让人在绝望中抓紧一根救命稻草感激涕零。

要不是靠这套来来回回,我怎么可能在健身房办的卡里套牢了那么多钱呢(误)。

但直到目睹了前段时间互联网上的一场小型争论后,我突然发现,那些认真鞭策你“必须要健身,没有时间硬挤时间也要上”的精神教练可能更令人闻风丧胆。

事情大概起源于,一些博主在探讨“健身其实真的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易操作”,有的人瘦不下来也未必只是因为人家不自律、不健身。

由此引发争论的,是一些气势汹汹的反驳。

这些发言的中心思想不外乎:

哪儿来那么多借口,人就是健康才有价值,就是要运动才能健康。

不仅咬定健身是绝对正确的生活方式,而且总能有时间为之付出似乎也被认为是理所应当的——

“不会吧不会吧,不会真有人连每天十分钟都抽不出来运动一下吧?”

“利用公司中午午休的时间去附近的健身房锻炼半小时,不是挺容易的吗?”

“你说你业余时间无法兼顾写作和健身,可人家村上春树不是就做到了吗?”

真正在健身房、公司、家三点之间奔波过的人坐不住了:说的这么轻松,这是梦里的时间管理技巧吗?

更多网友纷纷现身说法,试图论证“正经健身的门槛其实挺高的”,尤其是比想象中更高昂的时间成本。

对于生活忙碌的人来说,时间不仅没那么好抽,抽出来的时间也未必那么容易就达成“每天五分钟绝对瘦下来”的美梦。

说白了,精神健身教练的几句指点激怒了很多网友,可能是因为时间这个既宝贵、又对每个人意义不同的东西,如此轻飘飘地就被人安排完了:

-只要你足够努力,总会挤出碎片的时间;

-这些时间必须要利用起来,而且用起来总是有用的;

-荒废了它,那就是你还不够自律的问题。

这一整套思路其实在生活中极为常见,乍一看好像也没什么毛病。或者说,是早就被我们接纳进了当代生活的节奏里。

直到被其中不切实际的某一环冒犯到了,我们才突然发现哪里好像不对劲:

凭啥我利用不好自己的零碎时间,就要处于鄙视链底端?

当代人那些被“挤出来的”十分钟、半小时,听上去都那么可怜巴巴了,原来这么被瞧得起啊?


02
听他们讲“碎片时间”有多重要,
我以为自己能多活十年

现代人会如此看重“五分钟能用起来也是好的”这件事,实在是再正常不过。

且不说在高速的生活节奏中五分钟都能在某音刷完一部电影的剧情了,时间再短也确实越来越显得很宝贵;

光是这些年我们耳濡目染的、到处都在强调“碎片时间有多重要”的话术,就足够把这个概念捧上神坛。

一切的一切,大概都起源于鲁迅先生的名句:“哪里有什么天才,我只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在工作上了。”

这话不过是强调自己勤于工作,丝毫没有diss别人喝咖啡不对的意思,但在21世纪里的时间管理教程里出镜率极高,并且被悄悄地偷换了概念:

你用来喝咖啡的时间,为什么就不能用来干点正事儿?

为了证明这喝咖啡的五分钟真的很有用,教程写作者人均数学鬼才,都会进行一番严谨的计算:

“如果按你每天有两小时碎片时间计算,那一个月就有60小时,一年会有720个小时,也就是30天。而这些时间足够你读完X本书/学会XX技能/……”

就在我为之热血沸腾时,突然想起了一句职场人都听过的至理名言:“只要你每天上班拉屎15分钟,就相当于一年多了三天带薪休假。”

应该没有几个认真贯彻了这准则的社畜,真的获得三天额外带薪休假的实感。这似乎也能印证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很怀疑:

时间真的可以像钱一样“零存整取”吗?碎片的时间真的有我们期待中那么好用、并且能最终“聚沙成塔”让整个人完成质变吗?

当然,这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但最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是,他们虽然建立了“碎片时间很重要”的世界观,却常常在方法论上打起了架——

上一个教程刚告诉你,高效利用碎片时间的方法就是“尽可能地专注”;下一篇鸡汤文就急刹车加180度大转弯,教导你“聪明的人都会一心二用”。

正在你迷惑于到底该怎么办的时候,其实最一锤定音的金句早已不知不觉中绑所有人上了贼船: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一挤总会有的。可是有些时间根本不需要你挤,你却让它白白流走了。”

这种口吻,简直和中学时我们被耳提面命“一定要抓紧一切能利用的时间学习”如出一辙。

那时我们会在公交车上背单词,在跑操的时候听英语听力,就连坐在马桶上都恨不得背两条政治知识点。因为在被灌输的竞争意识中,少利用一秒都会觉得自己吃了大亏。

没想到不管脱离高考多少年,同一种恐慌还是能被轻而易举地点燃,只要你猛然发现:

时间就在那儿,我却真的什么都没干。


03
“又浪费时间没干正事儿了”

一个很拧巴的现状是,现代人已经被各种强调“你真的要好好利用碎片时间”的声音包围,自己也在碎片化的生活经验后颇为认同。

可是,最后却是自我怀疑的焦虑和紧张成了主旋律。

有人焦虑于自己的碎片时间就那么水过去了,并且为之负罪感严重,好像不想方设法地把空闲填满就良心难安。

有人虽然平时不知道划水划过了多少碎片时间,但一旦被刺激到,就特别容易“垂死惊坐起”开始疯狂弥补,恨不得一口吃成个胖子。

如果把本来就有限的时间花在了“犹豫到底是看一部电影还是写点儿东西”上最后却啥也没做,焦虑感更是可以迅速飙升到爆炸。

眼看这焦虑之火越烧越旺,连碎片的三五分钟可能都得一起被席卷进去,我们不妨先搞清楚:

碎片时间应该用来提升自己,是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世价值吗?

没利用好碎片时间,真的有那么严重吗?

这两个问题,其实都建立在一个大家不知不觉就默认的基础上:“有用”压倒一切,而到底在碎片时间里做什么才是“有用”的,其实是被世俗成功标准定义的。

于是你会发现,时间管理大师们从不就事论事,只会一概而论所有在一般意义上对于升职加薪考证有用的事,才是值得抓紧在碎片时间做的“正事儿”。

被这种主流声音裹挟后,我们好像不知不觉就被剥夺了对“自己的时间里应该做什么才有价值”的判断。

“俺也一样”

事实上,不是所有人的生活都只能被安排进一套时间管理标准里。

有人可能就是需要在一天的疲惫工作后拥有半小时躺在沙发上的平静,或者能在无所事事挖了五分钟鼻孔后获得快乐。

但“放空”越来越被当成一件可耻的事。

还不够优秀的人好像不配拥有犯懒和无所事事的权利,连坦然抱怨“好累并只想在床上无所事事地躺一天”这个情绪,都不敢轻易拥有。


04
“碎片时间焦虑”的尽头,
总是别人在赚钱

神化“碎片时间”这个概念然后把无数人搞得焦头烂额之后,到底对谁有好处?

有一位网友说,她取关了一位“考研博主”,因为这位博主很爱对稍有一点偷懒的考研学生就开嘲讽,把一切不成功的原因都归结为你“没有抓紧所有时间”。

她觉得博主“太爱贩卖焦虑了”,但博主本人永远不会吃亏,因为评论区里永远一点就着、剑拔弩张。

换句话说,不缺流量。

到最后会发现,极力鼓吹“碎片时间”到了让人过度焦虑地步的人,口中信誓旦旦的东西最后都指向的是某种利益。

“懂得利用自己的碎片时间挣钱,才是没白活”——随后就诱惑那些总担心自己刷手机浪费时间的年轻人,去下载那种“边看视频边赚收益”的APP。

“女孩子总要有个副业,推荐你利用碎片时间创造价值”——多半是要拉你做微商了。

微商惯用文案忽悠起人来,就连那套计算方法都没变:

“一年365天,十年就是3650天。如果一个人平均每天创造X块钱的额外价值,十年就能额外收获……”

合着为“碎片时间”而焦虑的尽头,永远都是别人在赚好处,被击中的人却往往除了焦虑一无所有。

即便是很多看似真的在体谅你、想好好帮你把碎片时间过得有意义的商家或APP,时间长了也会落入一个奇怪的悖论:

所有软件都想尽可能地占有我的碎片时间,所以我的时间真的成了碎片。

面对这种无解的死循环,其实有个问题一直被回避了:如今这么让人恐慌的“碎片化”,是不是有被过分放大和渲染的成分?

智能手机和社交网络出现之前,人们有被切碎的时间吗?

那时候批人最狠的词儿叫“不务正业”——学生在文曲星上看小说,在直板手机的小游戏里沉迷,在MP4上看漫画。

或许如今的氛围与从前最大的区别在于,那时候还没有科技高速发展带来的技术恐慌,从外部感受到的生存竞争压力也不会通过一篇篇被炮制的文章大肆传播。

时间还是每个人的时间,而不是被瞄准了的靶子。(原创 贾小凡  Vista看天下 )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情 +1 收起 理由
麦加沃沃 + 1

查看全部评分

欢欢   收到的[鲜花]、[鸡蛋]

参与人数3 数量 +16 收起 留言
lattearoma 鲜花  +3 發人深省的好文 謝謝
amourac 鲜花  +10 謝謝
胭脂雪 鲜花  +3 很棒
回复

使用道具 反馈 鲜花

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有氧运动 健康体魄 本社区内容均由网友发布,若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yybaynew@protonmail.com投诉

GMT+8, 2024-12-22 10:01 , Processed in 0.408668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